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“文体协管员+文旅志愿者+社会体育指导员”三支基层文化队伍作用,通过健全机制、精准对接、丰富载体等举措,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,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文化治理新格局。
一是建强骨干队伍,夯实服务基础。全市全面推行“三员”协作机制,系统开展业务培训,共发展文体协管员503人、文旅志愿者8950人、社会体育指导员2.3万人,有效打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。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文化工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工作形成“工作有计划、活动有组织、艺术有辅导、需求有反馈”的良好机制,服务效能显著增强。
二是精准对接需求,提升服务效能。文体协管员依托各类文化阵地,大力向基层群众宣传文化服务项目和参与途径,引导群众积极利用各级文化设施开展活动,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。2024年,全市依托城乡文化空间举办文体活动6244场次,参与群众达193万人次。推动文化服务从“送文化”向“种文化”“创文化”转变。依托“舞动乡村”村舞大赛等品牌,选派志愿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下沉村镇,累计培训近1.1万人次,扶持广场舞队伍近100支。建成镇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87个,打造“体育健身下乡”品牌,指导文体协管员及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社区运动会、体质监测等形式增强群众获得感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和乡村振兴。
三是丰富活动载体,激发参与热情。基层文化队伍积极发挥组织带动作用,有计划开展文化培训、文艺赛事和文体活动,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化价值观与消费方式,推动基层文化从“被动接受”向“主动组织”转变。一方面,鼓励农民自办“村晚”,打造“四季村晚”“魅力茂名 好心戏台”等品牌,茂南区新坡镇新坡村等8个村镇入选全省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示点;另一方面,成功举办茂名“墟BA”、“四季村歌”、化州“村K”歌唱大赛、电白区镇村篮球赛、茂南区武林大会、信宜龙舟锦标赛等乡村文体赛事,有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点亮基层文化新图景。